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致敬丨王蔷:援疆之路 光明之行

文章时间:2025/04/09 17:57:28 来源:

2024年9月,来自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王蔷怀揣着医者的初心与使命,踏入喀什这片广袤而充满希望的土地。在援疆的日子里,王蔷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援助工作中。期间,她严格遵守医疗队与喀什医院的各项工作纪律,将“人民至上” 的理念深植于心,与本地的医护人员携手并肩,共同在这片医疗的“未知领域”里探索前行。

在临床工作中,王蔷积极协助喀地一院的医生申请手术新技术新项目,精心策划手术宣传方案,助力医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她严格规范眼科手术室的环境标准,为手术的安全进行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她协助本地医生完成飞秒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等一系列近视激光手术,术后效果良好。

援疆期间,王蔷不仅在专业领域内深耕细作,更致力于优化患者就医流程,以实际行动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经过调研,她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屈光专科门诊的流程,让患者就诊时间进一步缩短,就医体验也变得更加顺畅。

图片

为提升医院眼科三级手术的质量和数量,眼科团队特邀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张日平教授来院指导,团队为患者进行全面、严格的术前筛查与评估,协助张教授完成18台近视激光手术,术后患者都像是换了一双“火眼金睛”,切实为喀什地区的患者圆了“摘镜梦”。此次粤喀两地专家的携手合作,不仅让我院屈光专科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也让喀什地区的各族同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一线城市比肩的优质眼科医疗服务,再也不用“千里迢迢”去求医。

图片

在教学工作中,王蔷始终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对跟诊的规培医生进行裂隙灯等技能的培训与理论讲解,分享传授丰富的学习经验。她先后开展屈光手术及近视防控相关的理论培训,为屈光异常患者提供科学精准的诊疗服务,就像是在为他们打造一副“魔法眼镜”。同时,她还面向眼科门诊的同事进行角膜屈光术前检查的操作及检查结果评估的培训,并针对圆锥角膜的排查进行多轮实操演示,让他们也熟练掌握这门“独门绝技”。此外,王蔷积极联合后方单位,进一步夯实屈光手术的理论及操作培训,将最新的临床诊疗指南引入本地。

图片

现阶段,王蔷将教学重心聚焦于近视手术的个性化设计。她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手术原理,细致入微地示范操作细节,为本地医生答疑解惑,助力他们对手术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针对本院屈光团队在日常工作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王蔷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理论课讲解与实操演示,有效激发了团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她还精心制定团队成员轮流进行病例汇报的业务学习计划,以此促进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助力眼科团队持续成长,为提升本地眼科屈光手术水平贡献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守护光明,传递希望”,援疆工作中最动人的瞬间,莫过于医患之间的温暖传递。“我至今仍记得为一对聋哑夫妇的孩子实施弱视治疗时的情景。我们用纸笔和手势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王蔷携手眼科团队用专业和耐心为孩子提供精准的弱视诊治,减轻他生活和学习上的挑战。经过3个月的治疗,孩子的矫正视力明显提高。复诊时,这对夫妇带来更多聋哑朋友,他们也同样面临着眼部疾病的困扰。面对沟通障碍,眼科团队展现出的创新和耐心,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光明使者”眼科中心,眼科医护人员跨越语言和听力的障碍,为每一位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这份信任化作特殊的力量,推动着团队的义诊工作,为更多群众进行眼健康筛查。当一位80岁的维吾尔族老人重获清晰视界并紧握王蔷的双手时,她深刻体会到:“我们治愈的不仅是眼睛,更是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一刻,我仿佛也被感染一样,心中充满温暖和感动。

图片

援疆生活虽然充满忙碌与挑战,但更多的却是温暖与感动。本地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渴望、对援疆医生的信任与尊重,就像是一股股暖流涌入了王蔷的心田。在这里,王蔷收获与本地医护人员真挚的情谊,团队并肩作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这段援疆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医疗事业奉献的决心。未来,我将继续在援疆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边疆地区的眼科事业发展添砖加瓦,让更多的患者重见光明。”

上一条:致敬丨李伟:心系边疆,核医筑梦!

下一条:致敬丨黄志东:援疆之路—奉献与成长的旅程